非接觸法混凝土收縮試驗方法;
1.1 本方法主要適用于測定初凝或接近初凝后早齡期混凝土的自由收縮變形,也可用于無約束狀態(tài)下混凝土早齡期與外界隔絕濕交換的條件下自收縮變形的測定。
1.2 本方法以100mm×100mm×515mm的棱柱體試件為標準試件,它適用于骨料zui大公稱粒徑不得超過31.5mm的混凝土。當混凝土骨料zui大公稱粒徑大于31.5mm時試件截面的選擇應符合本標準第3.2.1條的規(guī)定。
1.3 試驗設備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非接觸法混凝土收縮變形測定儀:構造原理如圖所示。
1 非接觸法混凝土收縮變形測定儀:構造原理如圖8.1.3所示。
圖1.3 非接觸式混凝土收縮變形測定儀示意圖(mm)
1—位移傳感器;2—試件;3—反射靶;4—試模;5—試驗臺
非接觸式混凝土收縮變形測定儀應設計成整機一體化裝置,并具備自動采集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功能。整個測試裝置(含試件、傳感器等)應固定于具有避震功能的固定式實驗臺面上,嚴禁震動。
2 試模:應有可靠方式將反射靶固定于試模上,使反射靶在試件成型澆注振動過程中不會移位偏斜,且在成型完成后應能保證反射靶與試模之間摩擦力盡可能小。試模應具有足夠的剛度并且本身的收縮變形要小。試模的長度應能保證混凝土試件的測量標距不小于400mm。
3 位移傳感器和反射靶:傳感器的測試量程不小于試件測量標距長度的0.1%,測試精度不應小于0.005mm。應有可靠方式將非接觸傳感器測頭固定,使測頭能在測量整個過程中與試模相對位置保持固定不變。
反射靶的構造形式及埋設方式應能保證其與混凝土共同工作,即反射靶能夠隨著混凝土收縮而同步移動。
1.4 試驗步驟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
1 試驗應在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60±5%的恒溫恒濕條件下進行。采用本試驗方法進行收縮變形試驗應帶模進行測試。
2 先在試模內涂刷潤滑油,然后在試模內鋪設兩層塑料薄膜,每層薄膜上均勻涂抹一層潤滑油,保證混凝土在試模中的自由變形。將反射靶固定在試模兩端。
3 將混凝土拌合物澆筑入試模中,振動成型抹平。之后應帶模立即移入恒溫恒濕室。成型試件的同時,應按照GB/T 50080 的要求測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當初凝或接近初凝時,開始采用固定于試模兩端的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測定試件左右兩側的初始讀數(shù),此后至少應按每隔1h 或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測定試件兩側的變形讀數(shù)。
4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試件在變形測定儀上放置的位置、方向均應始終保持固定不變。
5 需要測定混凝土自身收縮值的試件,澆筑振搗后應立即采用塑料薄膜作密封處理。
1.5 混凝土收縮率試驗結果的計算和處理:
1 混凝土收縮率試驗應按照下式計算:
式中 εst——測試期為i(h)的混凝土收縮率,i 從測定試件初始讀數(shù)時算起(%);
L10 ——左側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測定初始讀數(shù)(mm);
L1i ——左側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測試期為i(h)的測定讀數(shù)(mm);
L20 ——右側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測定初始讀數(shù)(mm);
L2i ——右側非接觸式位移傳感器測試期為i(h)的測定讀數(shù)(mm);
L0 ——試件測量標距(mm),等于試件長度減去試件中兩個反射靶沿試件長度方向埋入試件中的長度之和。
2 試驗結果的處理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取3 個試件測試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該混凝土的早期收縮值,計算到10×10-6。作為相對比較的混凝土早期收縮值以3d 齡期測試得到的混凝土收縮值為準。